“二耳之聽”惕厲自我
發(fā)表時間:2016-05-18   來源:人民日報

  善治局面的形成,有序社會的塑造,科學(xué)決策的誕生,無不需要集納眾人之言,兼收各家所長  

  近代著名篆刻家吳昌碩,受《墨子》名句“一耳之聽也,不若二耳之聽也”啟發(fā),制作出“二耳之聽”印章,留在身邊惕勵自我,以此表達不護己短、善于聽取不同意見的胸襟。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鄙浦尉置娴男纬?,有序社會的塑造,科學(xué)決策的誕生,無不需要集納眾人之言,兼收各家所長。歷史上,商紂王不聽大臣勸諫,殘酷鎮(zhèn)壓臣子和百姓,最后落得國破家亡;唐太宗虛心納諫,正視錯誤和不足,營造出良好政治風(fēng)氣。所謂“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圣”“不聞大論,則志不宏;不聽至言,則心不固”,講的都是要廣開言路、納諫如流。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有些過錯可以經(jīng)由自我省思得到發(fā)現(xiàn)和糾正,有些則需要通過群眾的意見來“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有時意見可能是一劑苦口藥,不中聽但卻有利于權(quán)衡利弊得失,尋得正確決策的答案;有時意見可能是一口長鳴鐘,時時刻刻督促領(lǐng)導(dǎo)心正形正,做出經(jīng)得起檢驗的業(yè)績;有時意見可能是一面鏡子,不斷提醒干部遵循規(guī)律、講求科學(xué),多角度觀察問題,多換位思考、體察民生。

  “上好紫則下皆女服,上好劍則士皆曼胡?!焙蔑L(fēng)氣的形成有賴以上率下,好的言論環(huán)境的培護同樣是這樣。批評的話不容易說出口,也不容易為聽者所接受,能不能形成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活躍氛圍,指揮棒就掌握在聽者手里。聽者只好鶯歌燕舞、不喜慷慨直言,積極進言者也難免產(chǎn)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只說空話套話和“正確的廢話”的風(fēng)氣便甚囂塵上。聽者有容納尖銳批評的雅量,有鼓勵逆耳之言的胸襟,對講者而言就是無形的激勵,講真話、講批評的話也會蔚然成風(fēng)。那些講假話、謊話、恭維話的人,自然就會失去市場。

  《詩經(jīng)》中講,“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只要出于善意,即使所提意見不正確也不應(yīng)當(dāng)受罰,聽取意見的人也應(yīng)當(dāng)引以為鑒。不久前,習(xí)近平總書記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指出,提意見、提批評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確,“即使一些意見和批評有偏差,甚至不正確,也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寬容,堅持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領(lǐng)導(dǎo)干部涵養(yǎng)寬宏胸襟和大度雅量,黨員和群眾才會敢于建諍言、愿意提批評、樂于講真話。

  對領(lǐng)導(dǎo)干部而言,“二耳之聽”不僅體現(xiàn)在襟懷上,也體現(xiàn)在權(quán)力觀的謙遜和善下上。延安時期,有農(nóng)戶在底下議論邊區(qū)政府。毛澤東得知后,通過深入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確實存在公糧太多加重人民負擔(dān)的問題,于是就有了后來的精兵簡政和大生產(chǎn)運動。聽得進批評,還要做得出改正。常有虛心問計之意,常懷敬畏民意之心,最終都要體現(xiàn)在實際工作中,始終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善聽批評、兼聽明斷,廣納群言、求同存異,這些詞匯不只是對一個人修為的褒揚,也是對領(lǐng)導(dǎo)干部的切實要求。愈謙遜,愈偉大,這個樸素的道理,值得細細體味。(張西鋒)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zé)任編輯:王鈺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365536&encoding=UTF-8&data=ADNaoAAAAAcAAE5cAAAAAQAe4oCc5LqM6ICz5LmL5ZCs4oCd5oOV5Y6J6Ieq5oiRAAAAAAAAAAAAAAAvMC0CFQCSD11K0KAzj1pERstFMsmxvHzC9AIUd89exA0I5TQ55AY9oc3pSuovgGY.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365536&encoding=UTF-8&data=ADNaoAAAAAcAAE5cAAAAAQAe4oCc5LqM6ICz5LmL5ZCs4oCd5oOV5Y6J6Ieq5oiRAAAAAAAAAAAAAAAuMCwCFHZ51V_A1HDHr92jBbqjqAwlKwZuAhQJVLMao4C7n9Ozhbirki6MNx2U3w..&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