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錯機制的構建,對于完善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框架、改進干部考核評價體系、“保護作風正派、銳意進取的干部”具有重要意義,大方向值得肯定。從實踐層面來看,不少地方出臺了推動建立容錯機制的意見和辦法,激勵干部干事熱情,給改革創(chuàng)新者撐腰鼓勁。
一項制度的建立是逐步完善的過程。就目前各地容錯機制的“版本”來看,不是沒有值得討論和商榷的地方。構建容錯機制,還需要厘清幾組伴生關系,認清幾個現實難點。
容錯機制運行的前提,是對試錯空間形成共識。所謂試錯空間,不是意味著對改革中的失誤或過錯有預期,而是我們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必須覆蓋發(fā)展中的不確定性。在改革落實過程中,如果地方黨委、政府出錯,誰來容?最重要的是兩大主體:群眾和上級組織?;趯﹂L遠利益和現實利益的認知可能存在不同步,兩類主體對于試錯空間邊界的認定有時未必完全一致。當改革造成了損失,這個損失不一定能為群眾所容;當輿論沸騰、民情嘩然的時候,容錯需要擔負巨大的民意成本,上級組織有沒有這個魄力為下級“護航”,是一個嚴峻的“考題”。
也正是因為試錯空間并不明朗,所以可以看到,雖然不少地方之前就出臺容錯相關辦法,但干部被容錯的具體案例并不多見。試錯空間形成共識,需要社會理性的寬容、完善法治的支撐、科學決策的保障,這三大要素合力推動,激勵效果才能充分彰顯。
容錯機制奏效,需要糾錯機制相輔相成,“容”和“糾”結合起來才是對改革失誤或者錯誤的完整認知。建立容錯機制,不是為“容錯”而“容錯”,不是一句“好心辦了壞事”,干部就可以被免責。
雖然是容錯,雖然是鼓勵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但也一定要避免重大損失的出現,也就是說,這個風險一定是可控的。糾錯機制就是這個“控制開關”,保證改革即便出現負面影響,也不會輸出顛覆性的后果。它既是對自身免疫系統(tǒng)的完善,也是對組織再生能力的增強。一個完整、有效的容錯機制,需要許多配套措施協同發(fā)力。(記者 楊 旭整理)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別怕亮出權力“家底”
已是最后一篇
-
別怕亮出權力“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