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往圣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發(fā)表時間:2016-03-24   來源:人民日報

  我們把尊崇自然和人類文明的民族,稱作有教化、有禮儀、有倫理、有道德的民族。中華民族自公元前11世紀就有《周禮》《禮記》《儀禮》,以規(guī)范社會和人群的種種活動。這些典籍三千多年來一直被視為人類文明的寶貴遺存。這其中屬于繁文縟節(jié)的部分被淘汰了、消遁了,有的則屬于人類社會必須遵從的法則、契約,漸漸在此后的社會發(fā)展中成為法律。這一部分往往遵從的是社會絕大多數(shù)人的普遍利益,不會因時代的遞變、朝代的更迭失去它的深邃意蘊和審美價值,反而歷久彌堅,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石。

  試舉《禮記·禮運》中的一段:“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边@段精辟論述,簡直不可輕動一字。精審的思維,美好的向往,社會的平等公正,不謀私利、不求奢華,不啻是詩性的語言,其間鑿鑿之說不只過去,亦且今天,甚至億萬斯年之后的人類,茍能奉行不逾,那么還有什么戰(zhàn)爭、掠奪、弱肉強食、巧取豪奪?還有什么冷戰(zhàn)?什么核訛詐?不在字句的表面華麗,而在實質(zhì)的美輪美奐,不只是格言,而且是天經(jīng)地義的萬世不朽的社會公約,試問其間所囊括的崇高價值,是世界上任何法典所可能達到的詩性的、哲理的境界嗎?不到一百字,直可抵得上數(shù)十萬言的鴻篇巨制。

  語言之美,辭藻華麗不是第一要義,重要的是語言所負荷的社會使命、責任和神圣的追求。這樣質(zhì)實健康的語言,必是太平盛世的產(chǎn)物。我在4年之前作《國學開講》時談到語言的詩化,是中國所特有的無價之寶??鬃诱f:“不學詩,無以言”,直指詩性在語言中的核心價值??鬃觿h詩,留三百零五篇,目的是將鄭衛(wèi)之聲、桑間濮上的淫詞穢語一掃而空,使春秋之末的語言走上純潔之正道。

  習近平總書記年輕時代,為閱讀一本書不遠數(shù)十里向友人借取,他對古典文化的深刻了解,來源于他的博聞強記。他知道“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那艱苦的歲月中,書籍陪伴著他,這其中的快樂乃是精神的富裕。正所謂“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边@是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并一直提倡的。在實踐中他深入調(diào)查,不依耳聞,正所謂“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北宋大理學家張載曾勵己勉人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贝笠馐?,我將依循宇宙本體確立我弘道之心,因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要為千百萬人民選擇我生命的方向,常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我要努力承繼垂絕的哲人睿思和淵博之學,承繼這份無與倫比的文明精華;我要放眼祖國千秋的大業(yè),追逐世界萬世太平的光輝前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根基。黨中央“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正是承載先哲理想、實現(xiàn)中國夢,為萬世開太平的宏愿。

  習近平總書記博雅的學識來自他對經(jīng)典的諳熟。中國傳統(tǒng)文明的源頭活水,大分有二:一是所謂《書》的傳統(tǒng),這就是《尚書》以至此后的孔、孟、《大學》、《中庸》,其中包括儒學的本體論和方法論;一是所謂《筮》的傳統(tǒng),這是中國在太古、玄古已然形成的陰陽二元說,經(jīng)過夏商之《連山》《歸藏》到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其中大體是中國前哲學期的智慧,至春秋之末《老子》一書出,則真正的、自足無漏的哲學誕生。以上都屬于中國本土的文明,閱讀《習近平用典》一書,直溯這些源頭的文本,正所謂“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中國的哲學是值得我們自豪的人類文明瑰寶,它生生不息,代有博學鴻儒為之弘揚。從春秋左丘明,戰(zhàn)國呂不韋,漢代司馬遷、劉向,北宋程顥、程頤、蘇東坡、歐陽修,南宋朱熹,明代王陽明,明末清初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清代龔自珍,以至近代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皆有所闡述與發(fā)明。由于中國思維在方法上是圓融的歸納法,因之它收放自如,不會畫地為牢。西方在方法上則是邏輯的演繹法,而其邏輯學與科學的發(fā)展同步,當科學遠遠走在哲學之前的時候,維特根斯坦會慨然長嘆“哲學家已無事可做”。東方哲學家有智慧之心,同時也有“存而不論”,以俟后之來者的瀟灑?!读暯接玫洹芬粫?,充分體現(xiàn)了總書記對中國哲學的深刻理解。

  我學習《習近平用典》后,中心激越,忽生奇想,我愛作讀書筆記,熟記古文典籍于胸次,成為自少年至今的習慣,然而要記住如此豐富的用典不太容易。我乃以四言詩、四言格言、四言睿語的方式一一寫出,又經(jīng)審視、修辨,覺得有意思,我就決定認真從事。蓋凡中國詩性的語言中,四言為句不僅從詩經(jīng)開始,茲后詩性的睿語、格言也往往以四言出之。四個字可以包括主、謂、賓、副、動、形容諸詞性,而中國文字的奇妙在于詞性可以轉(zhuǎn)換,主賓可以易位,這就為我的創(chuàng)作(姑稱創(chuàng)作)提供了方便。我試舉一例:海南島有一碑文曰“目極南天”,亦可改為“南天極目”“極目南天”“極目天南”,一切以便捷順暢、美其音讀為轉(zhuǎn)移。世界上唯一可以自由調(diào)動單詞而不悖原義的語言只有中文,這是中國語言文字詩性的魅力。(范曾 本文為作者在《錦文掇英——學研〈習近平用典〉心得》首發(fā)式上的講話,刊發(fā)時有刪改)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章 馳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233828&encoding=UTF-8&data=ADFYJAAAAAcAAE5cAAAAAQAl5Li65b6A5Zyj57un57ud5a2mIOS4uuS4h-S4luW8gOWkquW5swAAAAAAAAAAAAAALjAsAhRSKzYk7InqeMFVIRMV_nhbdvxiZAIUMnuygnWiwkEaX6pc3XYWn_iLuCs.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233828&encoding=UTF-8&data=ADFYJAAAAAcAAE5cAAAAAQAl5Li65b6A5Zyj57un57ud5a2mIOS4uuS4h-S4luW8gOWkquW5swAAAAAAAAAAAAAALzAtAhRZ6D42SFvuUAvv4r7JphDxDSPuegIVAJAQQaeYKj0-cyniv4hKg4I_RGq3&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