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全國性文藝評獎制度改革的意見》已經發(fā)布,其所針對的都是近些年文藝評獎中最突出、社會反映最強烈的問題。這些問題,不但觀眾、聽眾、讀者不滿,文藝界自身也非常反感。
評獎泛濫容易導致權威性的缺失,可當評獎總數量被壓縮和遏制后,其子項和每項的獲獎數量又常常大幅增加,這是前些年文藝界評獎中最常見的現(xiàn)象。數量的膨脹與評獎不公有關,不公的原因就是人情、干預,有時還涉及貪腐。
有的單位熱衷設獎是意圖借此斂財,有的則是想借機抬高自身地位,有的獎項泛濫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的則是因為內幕太多:贊助單位要照顧、領導打招呼的要照顧、名人要照顧、頒獎所在地要照顧……于是,大獎之下分設獎項數量眾多,甚至接連出現(xiàn)“雙黃蛋”“三黃蛋”等。這樣的照顧,結果是人人不滿。
獎項越少越有權威,獲獎數量越少越有價值,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但一到評獎時總是剎不住,這與評委也有關系。對評委而言,不僅外來的請托接二連三,自己都互相拜票,你給我的關系投一票,我自然會替你的關系多打幾分。實在相持不下了,只得增加獲獎數量。這種請托,即使是公開打分、閉門投票,都無法擋住。
這些年,評獎中的貓膩不時被揭露,有實名舉報,有輿論披露,還有一看就不對頭的,但似乎仍難以遏制。這是因為評獎過程中缺少嚴謹的評審機制、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嚴格有力的監(jiān)督檢查。類似評委是怎么來的,為什么要聘請這些評委等問題,就很少見到一個像樣的說法。評委的門檻都降低了,評獎質量怎么可能上去?評委會的組成常常是一群熟人,相互間都有利益瓜葛,公正如何實現(xiàn)?監(jiān)督檢查往往也是近親監(jiān)督,就算有人舉報了,本單位、本地區(qū)、本團體,派個同事、上下級、老熟人跑來,當然不可能鐵面無私?,F(xiàn)在還時興請公證處出面,但很多評獎即使公證了,也出了問題,或者數量照樣泛濫,可見公證未必公正。
評獎不公還容易導致個人利益、小團體利益凸顯。許多地方老是那幾個編導排節(jié)目,下面又總是固定的團隊,這些人早成了獲獎專業(yè)戶。只要他們出場,獲獎十拿九穩(wěn),而他們中有些人與評獎主辦單位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如今,《關于全國性文藝評獎制度改革的意見》發(fā)布,對評獎的各個方面做出了嚴格規(guī)定,采取有力措施、提出科學要求,從根源上保證了文藝評獎的健康發(fā)展。過程公正了,文藝評獎方能服眾,并成為推動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促進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fā)展的重要手段。(陳原)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寫好一把手的“一”
已是最后一篇
-
寫好一把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