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購票平臺日前發(fā)布了一個名為“大數(shù)據時代的電影消費洞察”的報告。不僅有常見的觀影習慣、觀影人群的統(tǒng)計,還發(fā)布了更大的野心,比如將利用購票數(shù)據對電影拍攝和宣傳發(fā)行提出建議,有助于選擇更賣座更有票房潛力的電影題材。
這是個順理成章的野心。看電影不像買水果,你可以先看后買,甚至先嘗后買??措娪熬拖褚淮涡⌒〉牟轮i或者冒險,好看還是難看,喜歡還是厭煩,蓋頭揭開之后才會知道。此前你看到的宣傳,無一例外的是王婆賣瓜自賣自夸,誰見過批評自己的廣告?其實,賣家也懸著一顆心呢,上一部大賣下一部冷場的遭遇并不是個案,片商們前赴后繼地交學費還是找不到一勞永逸的秘訣。
大數(shù)據的優(yōu)越感此時顯露無遺。觀眾喜歡小清新還是重口味、哪個明星更有票房號召力、哪些題材有話題性、哪些炒作效果好、可能的票房是多少,進行數(shù)據分析就可以得到答案。然后,精準地投其所好、按需生產,自然容易產銷對路,投資風險也會隨之降低。有點像打牌,雖然不能清楚地看見對手的每一張牌,但掌握了對手的偏好和習慣,勝算就大得多了。
大數(shù)據真是個靠譜的好東西??上?,它碰到的是電影這個不怎么靠譜的特殊品。電影生產的,不是實實在在的水果,而是一個銀幕上的夢。觀眾買到的,是很快就會化作回憶的幾個小時的體驗。給觀眾一個什么樣的夢,就是業(yè)界良心了。此時,大數(shù)據就沒那么神勇了。
電影產業(yè)鏈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數(shù)據支持,這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大眾喜聞樂見,當然是個好理由,卻不能視為唯一的標準。一味看重市場強調票房,就容易用市場邏輯取代藝術思維,導致天平的失衡。底層的努力奮斗哪有上層的浮華時尚來得好看,縝密深沉的劇情哪有簡單狗血來得痛快?沒有了藝術思維,最吸引人的恐怕就是直接的感官刺激了。大眾此時此地的喜好,多半是即食性的消費行為,選擇觀眾最習慣最好消化的喂食,這樣的影片除了提供酸爽的快感,幾乎沒有任何營養(yǎng)可言。比如拍攝速度奇快票房奇高的《小時代》和《何以笙簫默》,乍看起來很是養(yǎng)眼,似乎也無辜無害,粉絲和明星之間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搞不好還是兩廂情愿皆大歡喜,關你啥事?如果粉絲們都甘之如飴地接受在物質奢華面前走形的友誼、愛情,如果觀眾們都把蒼白矯情的粗制濫造當做格調和情趣,那就真該問一下業(yè)界良心在哪里了。這些伴隨著粉絲成長的電影,會影響著一代人的價值觀和文化品位。作為電影中的一個類型,它們有存在的理由,卻不該是市場的壟斷者。在它們之外,還有更廣闊更深沉的生活,如果因為主流觀影人群的陌生或排斥而不能進入影院,就是不小的遺憾了。
能夠傳諸后世被奉為經典的東西,往往是大數(shù)據的挖掘機難以抵達的角度和深度。大數(shù)據會推出《泰囧》、《心花路放》,但不會對《一九四二》感興趣,更不可能青睞《歸來》的故事。一個《小時代》大行其道的時代,不會是電影的大時代。
一個時代的電影,總帶著一個時代的清晰烙印,也必然帶著一個民族的文化氣息。電影從來不單純是個娛樂產品,它還給人們以啟迪和教育。電影的教育意義,在電影的故事和情節(jié)中,更在故事和情節(jié)背后的人文關懷中。在電影背后是怎樣的一雙眼睛,是進步的還是保守的?用怎樣的價值觀去看待當前的時代和遠去的歷史,用怎樣的視角去觀察和表現(xiàn)不同階層的人群,都會通過觀影經歷潛移默化地傳達給觀眾。這種細膩微妙的文化情懷,這種主創(chuàng)人員創(chuàng)造出的獨特風格,這種經由火候和經驗文火燉出來的分寸感,是佳片的必備因素,卻是大數(shù)據無能為力的。在呼喚人文情懷、盼望精品力作的今天,即使暫時沒有精品批量出現(xiàn),至少也該旗幟鮮明地亮出精品思維和精品追求。(姜范)
- 上一篇:
-
娛樂不能沒底線
已是第一篇
-
娛樂不能沒底線
- 下一篇:
-
尊崇英雄的主流價值永不過時
已是最后一篇
-
尊崇英雄的主流價值永不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