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就要畢業(yè)了,現在學校讓交好幾萬字的讀書筆記,我們都在忙著實習和找工作,哪有時間寫這個?”3月24日,自稱是陜師大的學生上網發(fā)帖求助,稱學校在畢業(yè)前需要交10萬字的讀書筆記。通過網絡咨詢,如果找人代寫,需要花費好幾千元的費用。記者在采訪時被告知,“最近兩三天,基本上同學都在宿舍里抄筆記,連吃飯都是輪流去食堂帶飯。”有學生反映,每篇讀書筆記的字數要5000字。 據了解,陜師大《大學生必讀書目成績考核辦法》規(guī)定,本科生每學期選讀的書籍不少于2本,每讀完一種書,要撰寫不少于5000字的讀書筆記或小論文。沒有完成讀書任務或畢業(yè)前考察成績?yōu)椴缓细竦膶W生,不能畢業(yè)。 從上述報道內容看,不少學生屬于臨時抱佛腳,平時欠用功;而每篇五千字的規(guī)定,也太僵硬、機械了一點。但是,這些都不是要害。要害問題是:硬性規(guī)定能保證閱讀質量嗎?大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什么不高?這反映了大學教育的什么問題? 報道說,《必讀書目成績考核辦法》提供了143種參考閱讀的經典名著目錄,分為文學、哲學、歷史學、藝術類和教師教育類五大部分。文學部分包含了《詩經》、《史記》、《唐詩三百首》等古典名著,也有現代文學小說。在哲學部分中,書目包含了《周易》、《莊子》等中國哲學名著,還有《哲學原理》、《純粹理性批判》等西方哲學著作。在歷史學、藝術類、教師教育類的書目中,包含了《全球通史》、《美學史》、《顏氏家訓》、《教育論》等等。這些書目表明,《必讀書目成績考核辦法》作為一項教育、教學手段,其性質屬于“通識教育”,也稱“博雅教育”,即超越學科專業(yè)、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的的素質教育和價值觀教育。這在我國目前的高校中是比較欠缺的,陜師大的這一努力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其推行的手段,又是欠考慮的,甚至是與通識教育的精神相沖突的。 《必讀書目成績考核辦法》提供了143種參考閱讀書目,這些書目,與中文系的教學內容重復、重疊了;中文系學生完全可以拿現成的作業(yè)來交差。那么中文系的學生是否就不必在通識教育中再讀文學作品了?通識教育中的文學閱讀,其方法和目的與中文系課程是否應該有所區(qū)別?《唐詩三百首》是比較“通俗”的作品了,但一個讀計算機的學生,讀了《唐詩三百首》,要寫出5000字的讀書筆記,都趕上一篇小論文了,沒有一定的寫作訓練估計會很困難。大學生(包括碩士博士畢業(yè)生)中文寫作能力差,是高校教育最受詬病的問題之一。只抓閱讀,不管寫作,“通識教育”肯定是跛腳的。 這些具體的教育問題,不是一紙規(guī)定就能解決的。教育本身的問題,要用教育的方法來解決。迷信“規(guī)定”,依賴“規(guī)定”,用簡單的行政手段去解決教育問題,本身就是不懂教育特點和本質。學生要在畢業(yè)突擊完成幾萬字的讀書筆記,可見平時對這項作業(yè)就疏于檢查督促,至于細致的批改,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閱讀心得的交流,估計就更談不到了。這是行政命令式的教育行為必然結果。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重建文藝批評的主體精神
已是最后一篇
-
重建文藝批評的主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