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電影《黃克功案件》 圖為《黃克功案件》劇照。 當下中國電影一片紅火,卻又飽受詬病。過分倚重市場效應,以票房多寡論英雄,過分倚重娛樂效應,以娛樂片打天下,中國電影大有進入“小時代”“輕時代”和“娛樂狂歡時代”的趨勢。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中指出,“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fā)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這些對今天的文藝創(chuàng)作來說尤其重要。盛世需要娛樂之作,更需要黃鐘大呂、警世警心之作。于12月4日首個國家憲法日公映的電影《黃克功案件》就頗有深意,為今天的人們敲響了警鐘。 《黃克功案件》根據(jù)77年前延安的一個真實案件創(chuàng)作而成。1937年10月5日在延安,紅軍團長、抗大六大隊大隊長黃克功因求婚未成,殺死了陜北公學學生劉茜。案件驚動了延安上下,也引起了國統(tǒng)區(qū)的錯愕和外國媒體的密切關注。大敵當前,世人在看,共產黨及其建立的紅色政權如何執(zhí)法,如何對待年僅26歲卻戰(zhàn)功卓著的紅軍勇將黃克功?這是一個具有核裂變能量的題材。對題材的不同認識和處理,顯示出創(chuàng)作者們藝術理想、藝術品格的高下。黃克功案件蘊含殺人案和桃色案元素,倘若落入另一類創(chuàng)作者手中,很有可能會盡情消費其娛樂性,炮制一場感官盛宴。電影《黃克功案件》的編劇王興東和導演王放放沒有走取悅市場、討好院線、巴結觀眾的媚俗路線。擅長主旋律題材創(chuàng)作的編劇王興東2005年發(fā)現(xiàn)黃克功案件這個題材后深受震撼,他查閱歷史卷宗,遍訪案件故地和有關檔案館、博物館,當年便完成劇本創(chuàng)作,9年間又數(shù)易其稿,努力開掘題材的思想力量,逐步完善與題材相稱的藝術架構。 近年,為數(shù)不少的主旋律題材作品公信力下降,因為創(chuàng)作者滿足于題材本身的思想分量而忽略藝術表達。內容為王,內容固然重要,但藝術表達好不好,是觀眾看與不看的前提?!饵S克功案件》無疑屬于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但主創(chuàng)不采取慣常的藝術手段——宏大敘事、全景掃描和史詩氣度,而是將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做類型化處理。暗夜延河畔兩聲槍響引出故事,偵破、判案、生死懸念貫穿始終,敘述波瀾起伏,結構充滿張力。影片牢牢鎖定并努力開掘題材所蘊含的焦點,那就是情與法、罪與罰、特權與公正,以此構筑全劇的核心沖突和敘事動力,在這一過程中塑造并展示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內心世界。 影片著力塑造的主人公雷經天是陜甘寧邊區(qū)高等法院代院長,是黃克功案件的審判官。這個人物不像同類題材中的英模人物那樣叱咤風云,他在審判一樁平凡的離婚案中出場。當原告和被告要求他一碗水端平時,他卻語出驚人:“我要兩碗水都端平!”這就是雷經天的性格底色。他接手的黃克功案件是延安時期的第一大案,以什么法來審理此案,不僅對于他,對于根據(jù)地延安和中國共產黨都是新考驗。毛澤東派人告訴他,不能依據(jù)重慶的國民政府法律來審理,延安要司法獨立,而且要公開審判、陽光審判。在陜北公學的操場上公審黃克功,雷經天始終處于法與情的沖突漩渦中。他不是一個冷面法官,他也有情有義,一方面面對無辜的死者和陜北公學要求嚴懲兇手的憤怒學生,另一方面又要面對戰(zhàn)功卓著的紅軍團長黃克功及其生死與共的戰(zhàn)友。他憎恨黃克功的罪過,但又深深為黃克功惋惜。他按照法理,將黃克功的申訴書轉交給毛主席,他知道毛主席有赦免的權力。雷經天為依法審判此案,判決了自己三個“死刑”:一是人情死刑,拒絕了一切來為黃克功說情的戰(zhàn)友;二是私情死刑,黃克功在長征時救過他的命,他將此情痛苦地壓在心底;三是特殊條例的死刑,那是中央蘇區(qū)頒布的《中華蘇維埃懲治反革命條例》——規(guī)定于革命有功的罪犯可以減刑。最終,頂著巨大的壓力,雷經天帶領審判庭獨立公開地審判了黃克功。 《黃克功案件》明寫雷經天,暗寫毛澤東,通過對黃克功案的處理,表現(xiàn)了毛澤東的大情懷和大境界。毛澤東對黃克功同樣有感情:黃克功同他一起上井岡山,是夫人賀子珍的江西同鄉(xiāng),長征中又為病中的賀子珍抬擔架,同時黃克功更是一個能征善戰(zhàn)的勇將。但毛澤東痛恨革命隊伍中居功自傲的人、用特權庇護自己的人、傷害人民的人。毛澤東堅持要雷經天公開審判,此中蘊含深意。劇中他對洛甫說:“這可不是審判一個黃克功,是全民、全國在審判我們延安政權是一個什么樣的政權,我們是一個什么樣的政黨,要帶出一支什么樣的軍隊。”當收到黃克功請求戴罪上戰(zhàn)場殺敵立功的上訴書時,他寫了回信,并且要求雷經天在宣讀判決書時當眾宣讀:“共產黨與紅軍,對于自己的黨員與紅軍成員不能不執(zhí)行比較一般平民更加嚴格的紀律……一切共產黨員,一切紅軍指戰(zhàn)員,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黃克功為前車之鑒?!崩捉浱煨x完毛澤東的信之后說:“如果我們今天不判黃克功死刑,就是判了我們未來的死刑!”說罷,雷經天敲響了操場上的一口大鐘…… 延安紅色革命圣地用實際行動堅決反特權反腐敗,用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場的美國醫(yī)療顧問喬治·海德姆感慨:“作為一個美國人,我看到一個反對特權,尊重民主、平等、法治的政府,中國的希望在延安,我愿留在延安!”民主黨人李公樸當時評價黃克功案件的審判時說:“它為將來的新中國建立了好的法律的榜樣?!狈刺貦喾锤瘮?,依法治黨、依法治軍、依法治國,始終是我黨的生命線。這是77年前的歷史對我們今天的警示,也是《黃克功案件》的重大題旨。它在銀幕上敲響的警鐘,對我們當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開啟法治中國建設的新征程大有裨益。 同時,影片的藝術力量、思想力量和警世意義,也為重大題材創(chuàng)作提供了借鑒。遺憾的是,《黃克功案件》未能吸引更多觀眾,同一些紅紅火火的娛樂大片相比,它在市場上遇冷。更為遺憾的是,還有一批具有思想深度和藝術探索精神的現(xiàn)實題材作品,無法進入電影市場與觀眾見面。誰之過?觀眾已被無需動腦的娛樂大片改寫了審美趣味,我們的電影產業(yè)及其運行機制需要反思,不應全憑市場之手選擇影片,還應有所引導和調控,真正用優(yōu)秀之作切實引領時代風尚和藝術風尚。(趙葆華)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文化名片”之反思
已是最后一篇
-
“文化名片”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