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主要領導視察下屬某個單位,政府門戶網站一定是要發(fā)消息的,這非常正常;而兩位主要領導、相隔四個月時間視察同一個單位,消息的內容卻除了人名和官銜便一模一樣,就不能說是正常的了。當然,說是一模一樣有點兒絕對,比方那兩則消息的開頭,一個是“今日”、一個是“近日”,就還是有些細微區(qū)別的。這樣的咄咄怪事發(fā)生在南京市建鄴區(qū)政府的門戶網站上,被眼尖的人士新近發(fā)現了,拎出來讓大家“奇文共欣賞”。未幾,該區(qū)區(qū)委宣傳部官方微博作出了回應,明確是被視察單位“為迅速完成信息報送任務,在未充分掌握領導講話具體內容的情況下,按前次內容編寫了完全相同的信息”。 按道理,事件到此應當告一段落了,老話也有“窮寇勿追”的告誡。但是類似的“奇文”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恐怕公眾也沒有一直“欣賞”下去的興趣,理應拍案驚奇一下。因為如果我們沒那么健忘,可知這根本不是什么新鮮事情。這一次,發(fā)生在同一個區(qū)的同一家單位而已,只是填補了“類型”上的空白。此前的那些,有的是跨省的,如“邯鄲學步青島”——河北邯鄲叢臺區(qū)區(qū)委宣傳部副部長的署名文章,與山東青島市南區(qū)政府文件的區(qū)別只在于地區(qū)名和人名;有的是跨市的,如“雙胞胎政績”——河南商丘市睢縣和南陽市桐柏縣的兩個鄉(xiāng)鎮(zhèn),在各自的政府網站上掛出內容也不知誰抄誰的,不僅兩鎮(zhèn)土地面積和人口數量一致,就連種植的樹苗也完全一樣;還有,山西呂梁市委書記在該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上做的講話,被該市所轄的交城縣委書記原封不動“拿來”,在自己的大會上宣讀時只將“我市”換成“我縣”;還有,貴州修文縣向國務院安全生產督查組匯報的內容與鄰縣的匯報內容層次基本相同,順序不變,有15處段落雷同,只改動了其中的數據…… 有學者就此概括指出,這種投機取巧的作風,是政治上“新的腐敗形式”、文化上的“新八股”、人格上的“新懶漢思想”。我倒沒有水平一家伙糊制這么多頂高帽子,只是隱隱感覺這跟“文山”應該有一定的關聯。建鄴區(qū)政府網站這事干得的確有點兒離譜,報道領導動態(tài)都這么應付了事;而其他已經發(fā)生的實例告訴我們,一些領導本人的文章也沒用高明到哪里去。毛主席在延安的時候就提出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而像上面列舉的那些,都要自愧“黨八股”弗如了,“黨八股”畢竟要自己動手,模式僵化而已。宋朝的魏周輔抄襲被捉后自辯:“文章大都相抄襲,我被人說是偷詩?!庇X得自己很委屈,大家都是這德性,怎么就逮著我不放呢?古今抄襲者估計都是這個心理,今天的可能還以為:這類文章就是應付了事,不會有人去關注。修文的那個,要不是督察組剛在鄰縣聽完,覺得耳熟,也就溜過去了。然而,如同傳統(tǒng)媒體的白紙黑字一樣,新媒體的東西一旦掛在那里,如果有馬腳,某一天同樣可能露出來,“不是不露,時候未到”就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真理,顛撲不破。 從根本上解決這類問題,恐怕只有兩條途徑。一條是頂層設計出相應的制度安排以整頓“文山”,像“八項規(guī)定”那樣具有可操作性,使我們的各級領導能借此做到嘴上沒有話不去硬說,腦袋里沒有所思不去硬寫文章。再一條是教育一下“筆桿子”,做事認真一些,包括還打算PS領導的,再不要抱著把領導糊弄過去就能過去的僥幸心理。此雙管齊下,這類可入“笑林廣記”的事情庶幾可以“有疾而終”吧。(潮白)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在垃圾箱上“用力過猛”值得玩味
已是最后一篇
-
在垃圾箱上“用力過猛”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