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把“評論家”的頭銜當做賺錢的工具,把自己的話語權(quán)和名聲當成待價而沽的商品,媚得一些人的青睞,但出賣的是自己的良心,毀掉的是自己的聲譽 這一年,有些場子散了,比如勞民傷財?shù)奈乃囃頃挥行﹫鲎永淞?,比如推杯換盞的飯局。但有些不大被老百姓關(guān)注、沒形成社會熱點的場子一如從前,此起彼伏,比如本文要拿出來說事的這種。 一段時間以來,做臺節(jié)目、出本書、拍部電影或電視劇,有關(guān)單位和個人都少不了隨之跟進個研討會或座談會,大張旗鼓,賓客盈門;高談闊論,四處刊登?!熬癞a(chǎn)品”不斷出籠,此類“場子”不斷涌現(xiàn),而名見經(jīng)傳、上得臺面的文藝評論家就那么十幾二十個人,供不應(yīng)求,所以當下中國文藝界便形成了一個評論家“趕場子”的文化現(xiàn)象。 趕場子過去是指到一個地方玩,后來就成人們常說的“走穴”。一些具有某種才藝的人,為了討生活,不停地從一個場子趕往另一個場子,從一個舞臺跳到另外一個舞臺。就像歌星杜德偉唱得一樣:“場子熱了誰都不要躲,干脆假戲真做……”(《脫掉》)。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場子說白了就是圈子,一個相對固定的圈子,一個無組織的組織。以北京為例,幾個圓頭圓臉的評論家?guī)缀跏恰皥鰣鲒s會會到,一回不到不熱鬧”。這也不能怨他們,主辦方盛情邀請,要求名家“一個都不能少”;現(xiàn)場效果如何沒人太在乎,只在乎個排場、氣場、人場,因為都是臺面上要“臉面”的人。 上午場接下午場,歲未年頭加倍忙。有好事者算了一下,那些年逾半百、花甲、古稀的評論家,即便每天不吃不喝不拉不睡,要一一看完接踵而至的大部頭、鴻篇巨制(電視劇一般都在30集以上),那也是不可能的。只能浮光掠影,走馬觀花,所以在場子上的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但名家畢竟是名家,他們隨機應(yīng)變的能力很強,有時見一落葉而描漫天秋風,有時描一漬汁而波推四海。一通侃侃而談,幾堆客套老話,最后還是厚厚“紅包”惹人愛,收入囊中樂開懷。 場子是局,局是利益共同體。文藝研討會之類充其量算個小局,眾多的科研成果鑒定會、各類作品評獎會,那才叫霧里看花,真假難辨。 當然不能一概而論,說人家都是“趕場子、撐面子、撈票子”。評論家曾慶瑞因拍案而起痛批趙本山制作的電視劇是“偽現(xiàn)實主義”而名聲大噪,每次聽他的發(fā)言覺得還是“言之有物、受益匪淺”;原中國作協(xié)創(chuàng)研部主任、著名文藝評論家雷達,也給人留下了“不隨聲附和他人,是好說好,是差說差”的品行。但是,多數(shù)研討會和座談會圖形式、走過場是個不爭的事實。筆者的一位制片人朋友拍了一部紀錄片,未公映之前,真心誠意把北京有頭有臉的評論家悉數(shù)請來,真心誠意地想聽聽他們中肯的、建設(shè)性的、有深度的意見,以便對片子再做一次加工和修改。沒承想,多位“大腕”的表現(xiàn)令他大失所望,也就是他從他們的發(fā)言中沒有受到多大啟發(fā),感覺他們似乎沒有認真觀看他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拍出來的東西。后來,這位朋友無奈之下又在社會上邀請了5位年輕的學者,這才獲得了一些他所需要的“說到點子上”的意見和建議。 5月底,筆者去旁聽一個電視劇紀錄片研討會,到會評論家一個接一個發(fā)言,總的感覺是:不無溢美之詞,卻乏真知灼見。有兩種可能:一是該劇拍得不怎么樣,評論家東拉西扯、云里霧里說些好話純粹為了應(yīng)付差事;二是這些文藝評論界的大V,三天兩頭出現(xiàn)在各種公眾場所,壓根就沒有時間認真觀看和研究這部紀錄片,僅僅是臨場發(fā)揮而已。 文藝評論是一件很莊嚴很嚴肅的事情,“評論家”這幾個字是一個神圣的稱謂。能成名成家,說白了是觀眾和讀者認可的結(jié)果,能做意見領(lǐng)袖,更是因為其擔起了文藝批評的社會責任。若把“評論家”的帽子當做賺錢的工具,把自己的話語權(quán)和名聲當成待價而沽的商品,寫作“為稻粱謀”,雖能如夜鶯歌唱般中得一些人下懷,媚得一些人的青睞,但出賣的是自己的良心,毀掉的是自己的聲譽。倘若評論家不愛惜自己的羽毛也罷,但誤導觀眾和讀者的行為,卻似明星虛假代言一般,攪渾了原本應(yīng)該清澈的文藝池塘,助長了濃厚的功利氣息,最終失去觀眾和讀者的信任。為了五斗米折腰乃至違心說假話,文人的氣節(jié)和風骨哪兒去了?! 文藝的最根本職能是弘揚真善美,鞭笞假惡丑。評論界幾年甚至十幾年周而復始地形成這樣一種場子文化、圈子文化、化錢文化,于推動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何益?于構(gòu)建一個民族審美思維的良好氛圍何益?不如也散了吧?。ㄈ?/p>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蒼蠅式”腐敗為何能披上“人情”外衣
已是最后一篇
-
“蒼蠅式”腐敗為何能披上“人情”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