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學堂”之爭里的“民主”與“科學”
發(fā)表時間:2014-07-11   來源:新京報

  北大“燕京學堂”計劃引爭議,就在于“發(fā)展訴求”跟文化記憶遺失之憂的碰撞。對北大而言,這次爭議未必就是壞事,關鍵在聽計于師生,并科學決策。

  這兩天,北大再次引起高度關注。7月9日,針對燕京學堂選址等相關問題,北大召開專題咨詢溝通會,校長、副校長、基建部負責人等均到場,與師生面對面交流。

  事實上,去年年初,北大就傳出將建住宿式學院“燕京學堂”,打造“中國學”碩士項目。但真正引爭議的導火索,是今年5月北大啟動該計劃,選址確定在靜園六院。隨后網上流出修繕效果圖,被指像高級會所,引發(fā)熱議。

  應看到,作為全國最頂尖的學府,北大總能聚攏公眾眼球:從北大南墻的拆掉與重建,到北大三角地的消失……但即便如此,也無法解釋,為什么“燕京學堂”計劃會在校內外引發(fā)這么大的爭議?在某些北大的師生、校友及主政者看來是“聚精會神謀發(fā)展”的做法,怎成了“認認真真搞破壞”?簡單說,爭議點有兩個,套用當年發(fā)軔于北大五四運動倡導的兩個詞,就是“民主”和“科學”。

  所謂“民主”,主要是程序透明公正。按理說,大學的重要校務工作在決策時,應多問計于師生針對質疑及時回應、良性互動。從這個角度看,北大此次不管是從重視程度上,還是溝通形式上,都可圈可點,還公布了專門的溝通電話,這些被稱為“近年來并不常見”。據北大校方稱,之前曾與學生、教職工代表舉行了不下10場座談會,隨后學堂建設才進入論證程序。但從目前一些質疑來看,某些異議還是未能進入座談會的交流框架內。

  實質上,大量質疑聲其實更集中在“科學”層面——擔心會動“祖屋”、占綠地,讓舊建筑原貌不再。對此北大校方回應:建筑的外觀和基本支撐不會做出改動,并指出此前的效果圖和現在實體不同,“讓大家誤會了”。此外,一年制的“中國學”,如何以職業(yè)化教育模式打造中國文化研究的高地,也成疑點。

  在這方面,決策也理應顧慮到師生情緒。應看到,靜園草坪承載著很多學生的雋永記憶,而“六院”均為品字形布局,建筑均為老式磚木結構,部分建于1926年,素有北大“祖屋”之譽。北大溫儒敏教授曾著有《書香五院:北大中文系敘錄》,書中所涉故事,大多發(fā)生在靜園。也難怪,不少北大師生視靜園為“北大精神所在”,希望校方保留靜園原貌。

  說到底,建有建的理由,反對有反對的緣由,但對北大而言,這次爭議未必就是壞事,關鍵看采取什么態(tài)度和方法,來打量燕京學堂計劃,如果利用好,就是一次絕好的機會,一方面,充分聽取師生與校友們的意見,尤其是那些異議,另一方面,盡可能聽取這些意見中的合理成分,修改或優(yōu)化原先方案,磨刀不誤砍柴工,把爭議解決在方案付諸實施之前。如此,不僅可以更好地推動燕京學堂計劃,也是北大精神的一次彰顯。(高明勇)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項麗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055676&encoding=UTF-8&data=AB9d_AAAAAcAAE5cAAAAAQA54oCc54eV5Lqs5a2m5aCC4oCd5LmL5LqJ6YeM55qE4oCc5rCR5Li74oCd5LiO4oCc56eR5a2m4oCdAAAAAAAAAAAAAAAuMCwCFAd2bBfunMlnribKs5Tc6DM240vjAhRIpl98CUJYwrWiF_fBEC28P7h3ug..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055676&encoding=UTF-8&data=AB9d_AAAAAcAAE5cAAAAAQA54oCc54eV5Lqs5a2m5aCC4oCd5LmL5LqJ6YeM55qE4oCc5rCR5Li74oCd5LiO4oCc56eR5a2m4oCdAAAAAAAAAAAAAAAuMCwCFGN19kridAvEYNuPAzRcg9pHnHcYAhQew3n-9mkXYNfdbG9NRCiz8CBqHw..&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