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評論是“方向盤”和“磨刀石”
發(fā)表時間:2015-10-15   來源:光明日報

——二論學習習近平同志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文藝創(chuàng)作和文藝評論猶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文藝評論既映照文藝現實,又參與文藝發(fā)展,它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一面鏡子、一劑良藥,是引導創(chuàng)作、多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重要力量。在任何一個時代,文藝批評都是推動文藝發(fā)展繁榮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黨領導文藝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切實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砥礪其“磨刀石”品格,把好行進“方向盤”,是我們必須回答出且回答好的時代課題。

  習近平同志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回答出、回答好這一問題提供了正確的方向和路徑。他站在更高的歷史和現實角度審視、布局文藝工作,其中特別強調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工作,要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批判和鑒賞作品,敢于實事求是,營造開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既一針見血地點出了當前我國文藝批評的不足,也給出了突圍重塑、改進創(chuàng)新的苦口良方。

  方向是文藝評論的靈魂。人的問題,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一個根本問題,同樣也是文藝批評的根本問題。優(yōu)秀的文藝批評,一定是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人民幣服務的,一定是對文藝負責而不是對某個文藝家負責的。為人民服務、對藝術負責的文藝批評,始終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為人民大眾的文化利益鼓與呼,以人民喜好和民族審美作為批評標準,以提升民眾思想和情趣為責任和使命。文藝批評為人民,就是要多講人民聽得懂的“人話”,少講人民聽不懂的“神話”;就是要多一些對人民群眾文藝實踐和思想情感需求的關注,少一些自說自話閉門造車的臆想囈語;就是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準民眾審美評判的“定盤星”,先覺先行先倡,推動形成社會新風尚。

  批評是文藝評論的品格。文藝評論要的就是批評,“一點批評精神都沒有,都是表揚和自我表揚、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勢和自我造勢相結合,那就不是文藝批評了”。批評的品格,說到底,就是真實、鮮明、正直,實事求是,激濁揚清。不做人情的囚徒,不做利益的共謀,不做權威的陪襯,不做庸俗的跟班,敢于下手“剜爛蘋果”,對各種不良文藝作品、現象、思潮敢于表明態(tài)度,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敢于表明立場。無論是四平八穩(wěn)一團和氣和稀泥,還是夾帶私貨惡意棒殺“偽爭鳴”,都是對批評品格的矮化和褻瀆。自我解除了獨立和批評品格的文藝評論,將不可避免地滑向功利化、庸俗化、圈子化。我們無法奢望烏煙瘴氣、缺鈣軟骨的文藝批評能夠給文藝創(chuàng)作指出正確方向,能夠精心侍弄我們的精神家園,更遑論捍衛(wèi)真知灼見、推動社會文化進步。

  文化自信是文藝評論的尺度。傳統(tǒng)文化是文藝評論的血脈,幾千年的傳世經典中蘊含了許多獨特珍貴的美學思想和理論創(chuàng)見,如《文心雕龍》《典論·論文》等,它們構成并世代滋養(yǎng)著我們的文藝及審美。不能盲目套用西方理論來剪裁中國人的審美,剪裁創(chuàng)作實踐,要隨時警惕“言必稱西方”的錯誤傾向。一提中國電影就“取經”好萊塢模式,一提中國電視劇就向韓劇美劇看齊,丟掉了文化自信,也自我限制了文藝評論的尺度。繼承創(chuàng)新中國古代文藝批評理論優(yōu)秀遺產,批判借鑒現代西方文藝理論,最終形成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藝理論評論。對此,我們要有足夠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堅守中國標準和中國尺度。

  加強文藝評論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砥礪品格、清新風氣、堅持導向、開拓陣地等等,哪一項都含糊不得,但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實到“人”上。答案再好也需要人去實踐,去書寫。俄羅斯文學歷史中的璀璨和輝煌,離不開別林斯基等一批杰出的文藝評論家的“成全”,續(xù)寫我國文藝事業(yè)的繁榮勝景,也需要一批擁有真誠獨立的品格、不流俗的理論個性、扎實的思想功底和定力的文藝評論人才。期待文藝評論工作者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開拓創(chuàng)新,為我國的文藝繁榮作出應有的貢獻。(光明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王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