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習近平:我是如何跨入政界的
學習大國按:2000年出版的第7期《中華兒女》雜志中曾刊登了一篇對習近平的專訪文章。習近平同志時任福建省省長,采訪者為時任《中華兒女》雜志社社長楊筱懷。在這篇14年前的采訪中,習近平就對自己的從政之路有著清醒的認識:一是要立志當“公仆”做大事。熊掌和魚不可兼得,從政就不要想發(fā)財;二是在從政的整個過程之中,不要把個人的發(fā)展、升遷作為志在必得的東西;三是要有不怕艱難險阻,持之以恒干工作的準備。
習近平(以下簡稱“習”):時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長
楊筱懷(以下簡稱“楊”):時任《中華兒女》雜志社社長
我是在前任省長打下的基礎上做工作。這是個接力賽,要接好接力棒,跑好自己這一棒。
習:歡迎你們來。從我個人來說,這么多年來,對我個人的采訪,我拒絕了有100次以上。我不愿意宣傳個人,因為我們都在工作崗位上,你不宣傳大家都在注意你了。從另一方面說,我們做了一些工作,那是應盡的職責;我們有了成長進步,也都是黨和人民培養(yǎng)的結果,個人沒有什么好宣傳的,所以有關宣傳個人的采訪我都推掉了。還有人要寫傳記,我也都全部推掉。
楊:我們想也是這樣的。因為這種宣傳弄不好會引起副作用。
習:特別是現(xiàn)在流行的寫法總要把這個人放進一個背景:這是誰的孩子啊,誰的先生啊,你要寫的是這個人,寫這些有什么用?再說,這個背景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聞,大家都知道,再炒來炒去真沒意思。
楊:這種宣傳確實沒有意思,也沒有必要。但是,作為高級領導干部,你們是群眾和輿論關注的焦點,通過新聞和出版媒介讓人民群眾了解你們的工作,我認為這種宣傳還是有必要的。
習:領導干部不是不可以宣傳,但是不能多,并要把握好分寸?,F(xiàn)在有一種傾向,一寫領導干部就要將你寫得多么完美,多么高大,要知道,世界上是沒有至善至美的東西的,你把一個人寫得完美了,人們就不相信了。同時,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離開人民群眾,離開領導集體,你將一事無成。所以,我認為還是多宣傳人民群眾、多宣傳領導班子集體為好。
楊:我非常贊同您的觀點。在宣傳領導干部方面,需要處理好個人和人民群眾、個人和領導集體的關系。因為我們共產(chǎn)黨的事業(yè)是廣大人民群眾共同的事業(yè),也是延續(xù)不斷的事業(yè)。我們這一代人是站在前一代人肩膀上前進,應該把功勞歸功于人民群眾,歸功于領導集體,而不是通過否定前任或前一代人,來證明自己行。
習:這就是共產(chǎn)黨人的美德,共產(chǎn)黨人最講究集體主義精神。
楊:這樣就等于他是站在這個起點上去做工作的,比如您前不久被福建省九屆人大三次會議選舉為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長,現(xiàn)在接手的這個攤子是什么狀況,也就是過去的基礎是什么?您的新思路是什么?
習:去年(1999年)8月我剛來省政府任代省長的時候,就在省政府成員會議上強調(diào)了兩點:第一點,我是在前任省長打下的基礎上做工作,要按照年初的工作思路和部署把全年的工作做好,不能就此劃線,什么都要搞自己的。當然,既然是履新嘛,在新的一年里總要做些新事,但必須明確這是在前任的基礎上做好自己這一任的事。這是個接力賽,要接好接力棒,跑好自己這一棒。
第二點,一個省長,地位固然很重要,他也只是一分子。首先要認清大前提,是在省委領導下開展工作;同時還要看到,省政府里面有省長、諸位副省長和諸多的政府成員單位,大家形成合力,才能干好工作。除此之外,還要靠全社會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所以,我們一直強調(diào)集體主義精神,這正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所在,也是我們共產(chǎn)黨人一貫堅持的優(yōu)良作風。
- 上一篇:
-
來自慶豐包子鋪的“民情報告”
已是第一篇
-
來自慶豐包子鋪的“民情報告”
- 下一篇:
-
留住歷史根脈 傳承中華文明
已是最后一篇
-
留住歷史根脈 傳承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