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xiàn)理論自信
發(fā)表時間:2016-06-20   來源:新華網

——論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指導地位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黨校、黨的建設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曉燕

  中共中央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博士研究生王培洲

  習近平總書記在5月17日主持召開了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他在座談會上強調:“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qū)別于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必須旗幟鮮明加以堅持。”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其中“理論自信”在“三個自信”中居有重要地位,“一個沒有繁榮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國家不能走在世界前列”。十八大以來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肩負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任務,迫切需要符合中國道路的理論來解釋和指導我們的實踐。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指出:“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xiàn)的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毫無疑問,我們黨和國家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開啟了改革開放新歷程。進而言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xiàn)理論自信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這是自近代以來我國發(fā)展歷程賦予的規(guī)定性和必然性。只有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中所具有的這種原則性高度,即將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理論的“頂層設計”引領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我們才能理直氣壯地實現(xiàn)理論自信。反之,不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則會逐漸失去理論的“能見度”和“分辨率”,哲學社會科學就會失去“方向感”,導致我們在面對自己的成功實踐時反而“無話可說”,從而使理論自信成為一句口號和空話??梢?,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實現(xiàn)理論自信,必須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哲學社會科學中的指導地位。

  一、為何實現(xiàn)理論自信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中的指導地位是實現(xiàn)理論自信的前提和依據(jù),我們在理論發(fā)展、理論自覺、理論自信的過程中的出發(fā)點、立足點和著眼點必須是馬克思主義,“可以說,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是以馬克思主義進入我國為起點的,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逐步發(fā)展起來的?!瘪R克思主義作為理論自信的前提,根本原因在于馬克思主義本身的特質,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體系。鄧小平曾講道:“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解釋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边@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賦予了它強大生命力,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成為“偉大的認識工具”,正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者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視域下把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解釋出來,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改造世界”。因此,當今有人懷疑馬克思主義已經成為過時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是烏托邦,或是被“普世價值”、“歷史終結論”等迷惑和困擾,喪失理論自信時,一定忽視了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理論:歷史唯物主義。其實,“當人們從馬克思的最基本的理論——歷史唯物主義出發(fā)去看待馬克思的預言時,就會發(fā)現(xiàn),馬克思的預言并沒有錯。”所以,馬克思所提的“兩個必然”、“兩個絕不會”、“共產主義未來社會”等構想絕非天才式的猜想,而是基于歷史唯物主義的實證科學。

  遵循歷史唯物主義所形成的方法論和科學思維,我們所指的“馬克思主義”應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經過不斷發(fā)展的科學思想和理論體系,既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包括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而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要獲得自信,就必須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規(guī)定下既繼承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遺產,又在實踐中進行理論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體系意味著我們要看到理論在歷史進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連續(xù)性、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而不是拘泥于其個別論斷和細節(jié)。由此,我們便能更深刻地理解習總書記所講的:“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

  第二,馬克思主義有著鮮明的實踐指向。哲學社會科學不僅僅只是一個認識工具,更是“改造世界的工具,是推動歷史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的第十一論綱鮮明地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0世紀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葛蘭西把馬克思和恩格斯稱之為“實踐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毛澤東的《實踐論》至今依然閃耀著思想光輝。毋庸置疑,馬克思主義理論始終關注“現(xiàn)實的人“和實踐的社會生活,是具有強烈實踐指向的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飛躍正是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過程中完成的。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之所以能夠成為我們黨的思想路線,正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在我們實踐中無可替代的指導作用。這就是說,我們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時代化的實踐進程中實現(xiàn)著理論自信。

  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特性不僅僅作用于我們對未來的積極探索和開拓創(chuàng)新,實踐還表征著一種歷史向度,引導我們尊重歷史發(fā)展和歷史選擇,總結歷史規(guī)律。理論上的自信來自于我們對歷史規(guī)律的認知和總結,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因此,我們需要堅持一種“大歷史”觀,在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的同時必須看到“中國人民近一百七十多年的斗爭史、中國共產黨九十多年的奮斗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多年的發(fā)展史?!币驗橐坏┓裾J歷史實踐,喪失掉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眼光,便會陷入“歷史虛無主義”,理論自信便無從談起。

  科學性與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特點,把握這兩個特點,在面對紛繁復雜的其他“主義”中,馬克思主義才具有“比較優(yōu)勢”,我們就有了理論自信的依據(jù)。因此,我們只有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中的指導地位才能釋放其內在的科學性和實踐性,在認識和改造世界過程中實現(xiàn)理論自信。

  二、如何在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中實現(xiàn)理論自信

  理論自信作為十八大以來提出的一個概念,一個重要指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理論大本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經歷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最重要的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兩次“飛躍”。如果說馬克思主義本身的特性賦予了理論自信的前提,那么不斷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就是實現(xiàn)理論自信的方法論和原則,在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中實現(xiàn)理論自信,具體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明確價值導向。習總書記指出:“世界上沒有純而又純的哲學社會科學?!边@就意味著我們的哲學社會科學必須要有方向,有價值引領。所謂的“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其實首先表現(xiàn)為價值的虛無,即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價值信仰的喪失,習總書記將這種情況稱為精神上缺“鈣”。由此會造成兩個嚴重后果,一是“我們把自己在實踐層面上的所有努力,拿到別人的符號體系里面兌換成‘意義’和‘價值’”;二是崇高的理想信念被遮蔽之后,社會風氣被消費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污染。所以,我們在強調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之時,必須首先使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中引領主流價值,為哲學社會科學提供方向。如此,理論自信才能在馬克思主義所建構的價值格局中得以生成和發(fā)展,我們才能獲得歷史價值的連續(xù)性,明確“兩個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等重大理論問題;我們才能在實踐中總結出中國道路的文化價值,從而有效破解“普世價值”、“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西方中心主義價值話語,建構起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事實上,十八大之后,我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上,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價值立場、價值取向和價值目標,十二組詞既從“應然”層面回答了實現(xiàn)中國夢的價值期許,又為“實然”層面的努力提供實踐的方向。因此,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體現(xiàn),必須將其作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建構進路中的價值向導。唯有如此,理論自信中的“理論”才能具有較高的“分辨率”、才能有效表征中國立場、中國精神、中國價值。

  第二,加強話語整合。話語是理論的載體,理論自信意味著我們能將道理 “言之有據(jù)”地表達和描述出來。用馬克思主義話語整合當代中國學術和思想話語是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的指導地位的應有之義。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反映在文化層面上表現(xiàn)為各種西方思潮的涌入,功利主義、實用主義、保守主義、自由主義等思潮形成了一個“思想市場”,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意識到,有時候“雖然是我們在說話,但其實是西方話語(通過我們的嘴)在說話?!币虼?,我們必須用馬克思主義話語去吸收、整合和揚棄西方文化,既吸收和利用西方先進文化的合理之處,又始終保證話語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色彩,用話語整合去消弭文化沖突。此外,我們的“理論”得以自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繼承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每一個中國人都本能地受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因此,如何實現(xiàn)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如何使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的“責任先于自由、義務先于權利、群體高于個人,和諧高于沖突”等價值觀念與馬克思主義話語實現(xiàn)整合,是我們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中必須直面的一個話題。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就經常用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元素來提綱挈領、縱橫捭闔。比如,在講述治國理政、科學施政之時引用了老子《道德經》中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在論述“為人民服務”這一黨的根本宗旨之時講到“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語出《管子·牧民》;在號召發(fā)揚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之時用《世說新語·言語》中的“虛談廢物”強調領導干部要發(fā)揚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弘揚實干精神??梢姡民R克思主義話語整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先進文化在當今不但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更突顯出迫切性,如何使“中”、“西”、“馬”在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中實現(xiàn)融合與會通,如何超越“左”和右的簡單對立,如何使我們的學術話語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中既能面向現(xiàn)代化,又能給人一種“回家了”的感覺,將直接影響到理論自信的實現(xiàn)進程。

  第三,把握社會現(xiàn)實。馬克思主義以“現(xiàn)實的人”作為出發(fā)點,把人的本質視為社會關系的總和。理論自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理論能夠反映社會現(xiàn)實、解釋社會現(xiàn)實進而實現(xiàn)對現(xiàn)實的把握和指導?!爸挥袕纳鐣F(xiàn)實的立場出發(fā),才可能真正理解‘中國道路’”,因此如果不能用理論把握現(xiàn)實,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中堅持主導地位就成了一句虛話。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本身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經典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從革命時期的“農村包圍城市”、“統(tǒng)一戰(zhàn)線”到改革時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國兩制”再到當今全面深化改革時期的“四個全面”、“五大發(fā)展理念”等無不是在把握住社會現(xiàn)實維度上實現(xiàn)對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從社會現(xiàn)實出發(fā)實現(xiàn)對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因為理論與社會現(xiàn)實的契合而增強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進而實現(xiàn)理論自信;而用理論剪裁實踐必然脫離時代和實際,陷入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窠臼。因此,一個科學的理論一定會深入到社會現(xiàn)實的那一度中。以中國夢為例,不但內含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歷史使命,還準確把握住了當今的社會現(xiàn)實問題,即習總書記指出的“更好的教育、更穩(wěn)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

上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張 智萍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457367&encoding=UTF-8&data=ADTBVwAAAAcAAIGVAAAAAQAq5Zyo5paw55qE5Y6G5Y-y6LW354K55LiK5a6e546w55CG6K666Ieq5L-hAAAAAAAAAAAAAAAtMCsCFDVjKVo7a-nCmNiwI1NuVKsCKCxGAhNsdxOu8fGdcZkl9hGOrsVLPqcu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457367&encoding=UTF-8&data=ADTBVwAAAAcAAIGVAAAAAQAq5Zyo5paw55qE5Y6G5Y-y6LW354K55LiK5a6e546w55CG6K666Ieq5L-hAAAAAAAAAAAAAAAuMCwCFAfPZIvjdK3LKDcuVadIf9m6W4liAhRHaxPm3c5TZe3AxNgp5LnN9yYALQ..&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