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春走基層”活動啟示
“新春走基層”的報道以真實的力量吸引人,以真情的力量打動人。在與勞動者一路同行中,記者們思考著新聞職業(yè)的職責、價值所在,丈量著與優(yōu)秀新聞從業(yè)者的差距,并瞄向更高境界的職業(yè)目標與理想
臨近春節(jié)之際,包括本報在內的各家媒體派出多路記者,分赴大江南北、沿海邊疆,展開“新春走基層”報道活動。本報記者走進鐵路隧道、荒漠油田、港口碼頭,零距離采訪堅守在基層一線的普通勞動者,采寫出一大批帶著一線工人體溫的鮮活報道。同時,“新春走基層”活動為新聞報道形式的創(chuàng)新、新聞記者素質的錘煉等方面,積累下諸多寶貴經驗和有益啟示。
今年的“新春走基層”活動是“走轉改”活動的集中行動,也是“走轉改”成果的集中展示。本報記者帶著真情與責任,與一線勞動者一路同行——在人跡罕至的荒漠油井旁,在深山供電巡線路途中,在港口堆料司機的操作平臺上,在除夕夜最后一班公交車內,記者記錄下不同行業(yè)一線工人在崗位上的默默堅守,體驗著工人們工作中的艱苦與快樂,傾聽著他們對生活的希望與夢想,記錄著一個個普通勞動者對勞動、對社會、對人生的樸素理解。那位用3天時間趕了2000公里路、回到四川老家過年的農民工,指著村里新蓋起的樓房告訴記者,自己想回家鄉(xiāng)開個餐館;還有都江堰一村民家中,那個于汶川特大地震后出生的男孩正滿屋跑著跳著,他成了震中痛失女兒的一對夫妻新生活的全部寄托……
讓我們把鏡頭拉長:在春節(jié)這個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一個個普通勞動者的身影和他們的表情,不正構成這個時代巨幅畫卷的一個個生動的人物畫面嗎?沒有千千萬萬名勞動者的默默堅守,我們所有的發(fā)展成就和美好設想,都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樣的道理,明明白白地寫在寒風里那位鐵路連線工穿行于一節(jié)節(jié)機車跳上跳下的身影上,寫在那位隧道看守工映在黃昏中的孤獨的身影上……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與一線工人一路同行,在一線,在現(xiàn)場,記者與一線工人的手握在一起,心貼在一起,觀察著他們每一步的精準操作,記錄著一個個感人瞬間,寫出的報道夾帶著寒風中被采訪工人的哈氣和體溫。那一個個原生態(tài)的細節(jié)、一句句樸實的話語,是記者在辦公室里、互聯(lián)網(wǎng)上看不到、聽不到,甚至想象不出來的。
“新春走基層”的報道以真實的力量吸引人,以真情的力量打動人,在讀者中引起不同尋常的共鳴。真實反映基層勞動者的心聲與期盼,真實反映時代的變化與進步,才能無愧于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使命。在與勞動者一路同行中,記者們思考著新聞職業(yè)的職責、價值所在,丈量著與優(yōu)秀新聞從業(yè)者的差距,并瞄向更高境界的職業(yè)目標與理想。
“新春走基層”讓媒體人更深切地解讀著新聞報道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重要意義,思考著“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深刻內涵。只有深入生活、走進勞動者內心世界、融入時代,新聞報道才能寫出真實、寫出分量、寫出氣派,才能提升媒體公信力,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大局,不負時代使命。(評論員劉文寧)
- 上一篇:
-
回到基層回到家
已是第一篇
-
回到基層回到家
- 下一篇:
-
記者談“新春走基層”:在路上 收獲希望與力量
已是最后一篇
-
記者談“新春走基層”:在路上 收獲希望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