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正能量”:我在網絡傳播新風尚
發(fā)表時間:2015-07-23   來源:中國文明網

 

    導語:近日,中國文明網發(fā)起了“我的網絡正能量”的征文,眾多網友紛紛來稿講述了他們在紛繁的網絡世界中與正能量不期而遇時的寬慰和驚喜。其中一位網友在來稿中發(fā)問,“面對網絡暴力,我們能做什么?面對網絡的冰冷,我們又能改變什么?”當讀了眾多網友的來稿,這個問題已然有解,每一個網絡節(jié)點的背后都是此刻坐在屏幕和鍵盤前的你我,當你我改變,能向上向善,如今的網絡空間就會不一樣。   

   

    陽光liu:前一段時間一部關于大氣治理的一夜之間的登上各大網站的話題熱度榜首,各大網站都把紀錄片推送在最顯眼的位置,我的朋友圈也被刷屏,大家紛紛談論起霧霾對自己生活的影響??吹竭@部紀錄片以如此迅猛的速度傳播,我被網絡巨大的影響力深深震撼了。我是一名電力工作者,看到網絡的巨大影響力,我開始留意如何把奮戰(zhàn)在一線的電力工人的故事用網絡跟大家分享,我認識的電力工人都是勤勤懇懇的“老黃?!彼频娜宋?。所以在看到《40℃,電網工人和烤肉只差一撮孜然……》這篇文章時,我毫不猶豫的就轉發(fā),希望更多用戶和朋友能理解電力工人的辛苦。 <<<點擊看全文

    @獻言文明禮遇道德:在一次看到“我的家庭故事”的網絡征文后,就迫不及待地在腦海中尋思著寫什么故事好呢,于是我就向公公婆婆問及他們過去的故事,平時由于工作的繁忙沒有真正細心地去關注他們,經他們的一番講述,我才明白他們那代人的艱辛。當年公公上門提親那時為了省錢,公公買了一件新“襯衣”,這件“襯衣”還挺時髦,只有襯衣領子,沒有袖子和身子,穿上外套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是個“脖套”。就這樣,提親那天,公公身著一身借來的西裝和新“襯衣”,在婆婆家又是立誓保證的,又是勤快干活的,整整忙活了一天,還時不時地將干凈但打有補丁的秋衣袖口往外套袖子里面塞,終于說服了姥姥和姥爺,答應將我婆婆嫁給公公。之后,公婆為了生計,為了兒女,憑著堅強的意志和辛勤的勞動,從賣西紅柿醬、蛋糕開始,日夜辛苦、白手起家,日子便一天天地富足起來。最終我以一篇“回憶我公婆的提親故事”順利參加了征文活動。征文雖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可以靜下心來去傾聽公婆的心聲,感謝征文活動讓我有機會去感知“那些有關他們青春的故事”,感謝公婆帶給我的那些有趣而無奈、苦澀且幸福的人生百味。 <<<點擊看全文

    @孟照光:我是法律機關的一名工作者,也是我們檢察院的志愿者。我經常將我院開展的各項活動第一時間更新在微博、博客上,使大家輕敲鼠標就能了解檢察院各項活動,了解檢察院工作。對于網友給我們的意見及建議在網上看到之后我們都第一時間給與反饋。我們時時刻刻關注網絡最新動態(tài),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了解最新時事,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我們高興看到的是那些曾經默默付出的人,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工作能通過我們的傳播得以讓大家知曉,那些被誤解的事情,很幸運能通過我們的傳播得以澄清。 <<<點擊看全文

  

   @evon119:我也算是資深網民,自己的工作、生活都和網絡息息相關,也深感網絡語言暴力的無處不在,“你妹、草泥馬、我靠”這樣的網絡俗語彌漫在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性別的網民之中,似乎不會使用這些低俗的網絡“流行語”,就不配做一個“合格”的網民。這些網絡負能量侵害著我們的文明肌體,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這個社會的情緒,面對這些現實的挑戰(zhàn),營造晴朗的網絡空間,必須遏制網絡語言暴力,最重要的就是鏟除網絡低俗語言的生存土壤,讓網絡低俗語言失去在網絡“繁衍”和傳播的能力。 <<<點擊看全文

演員袁珊珊經歷了從全民被黑到馬甲線女神的“逆襲”,近日其首度回應網絡暴力引起不少網民的反思。

   @落寞風月:在網絡海量信息的大潮中,每個人都在尋覓、發(fā)現、遭遇以及不期而遇著。網絡在共享、傳遞信息的同時也放大了人們內心深處的各種情緒,因而引發(fā)了無數的爭議。對此,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而是需要正確的引導。多年上網的經歷,讓我深知——無論在網上還是在現實中,正能量的信息總能帶給人溫暖的力量,引發(fā)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有時候,可能只是一句簡單的問候或者一個溫暖的微笑,就會讓他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點擊看全文

   @陸小拜:人多的地方會很嘈雜,而一段洪亮的聲音卻會讓周圍的人聲逐漸平息。這個時代,縱然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們卻仍然需要一個主線,是前往核心價值的方向。正能量也是這樣,大膽的把你對的想法表現出來,敢于在眾說紛紜中洪亮發(fā)聲! <<<點擊看全文 

  

   @霍偉:記得有次,我的微博上發(fā)了一篇微話題“#我是儉一族#”,提到了辦公紙質的浪費,后來竟然收到了一條留言,有位網友說以前一直不把打印紙這件事放在心上,現在他已經開始正反打印了,既節(jié)約用紙,又保護環(huán)境。這么一個小小的舉動,卻令我振奮。因為這不只是我一個人在努力。 <<<點擊看全文

  @范云英:一次,跟社區(qū)愛心小分隊在大山深處的大溪村看到了八十三歲的方奶奶。花團錦繡的盛世斑斕里,方奶奶擁有的只是灰白稀疏的頭發(fā)、蒼老多病的身子、癱瘓在床的半老兒子和一份低保,即使打針,她也是舍不得多打一天,對冬夜冰寒的抵抗方式是只脫一條外衣。她用一張墊著舊衣服的破靠背塑料椅搬移兒子的生活,日復一日,晨起晚臥,一米四多的個子拖著及腰的椅背,一步一步倒退著把兒子挪動……

  那個夜晚,我失眠了,第一次感受到愛心的無助、無力和悲哀。離開大溪村前,我們留下了車里的東西,我掏出了身上的錢,可那點油米那點錢對方奶奶家漫漶的苦難有多大用處呢,不過是落在焦土上的一顆水滴??v然有心,一個人的力量又能解決得了什么問題?我翻身而起在電腦上寫下了《母親淚》,配上拍的圖片,發(fā)在了社區(qū)網絡論壇上。

  想不到,這帖子引起了社會上愛心人士的關注,短短幾天,在我們這個只有二十幾萬人口的小縣城里點擊率達八千八百多。網友們紛紛跟帖,還有網友告訴我說他平常就想幫幫一些困難的人,但因為生意事多,不知從哪入手。接下來,愛心網友們相互邀約,自發(fā)組織起來,走進深山,有人給方奶奶送去了輪椅,有人送去了被子,有人送去了糧食錢藥,有人聯系了低保,有人把方奶奶家門前的土地填平,有人幫著做清潔……他們,有工薪階層也有平凡打工者,有大人也有小孩,有本地也有外縣市,一些網友從山里回來,過一陣子,還會有一些網友進去。

    原來,網絡并不只是虛擬,具有實實在在的龐大力量。它讓友愛的心長出了緊實的雙腳,出入于陌生的尋常百姓家;讓仁愛的心長出了有力的翅膀。 <<<點擊看全文

責任編輯:王 鈺
更多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