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發(fā)表時間:2015-02-16   來源:人民日報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強調: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這一重要論述,指明了法治社會建設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和社會治理理論。建設法治社會,要求我們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治理社會。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精神,準確把握中央對法治社會建設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不斷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法治社會建設重要而緊迫

  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這充分說明了法治對國家治理的極端重要性。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促進和諧穩(wěn)定是對我們黨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的重大考驗。

  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攻堅期、社會轉型期和矛盾凸顯期疊加的特殊歷史階段,利益格局深刻調整,各種關系錯綜復雜,群眾訴求日益多樣,社會治理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土地征用、房屋拆遷、勞資糾紛、治安管理、環(huán)境污染、醫(yī)患糾紛及社會保障等方面問題不同程度存在,特別是出現(xiàn)矛盾糾紛后,有的群眾往往不愿通過法律程序解決,越級上訪、聚眾上訪甚至纏訪鬧訪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成為當前社會治理面臨的突出難題。法治具有穩(wěn)定性、連續(xù)性和權威性,對化解社會矛盾和維護社會穩(wěn)定具有基礎性、長遠性作用。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必須依靠法治來統(tǒng)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jié)社會關系、規(guī)范社會行為,推進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

  就一個地方來講,法治建設力度直接決定社會治理水平。四川作為西部大省,省情復雜,治理難度較大,自古就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的說法。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四川法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助推了各項事業(yè)健康發(fā)展。但客觀地講,長期積累的矛盾和問題還比較多,面臨的風險不容忽視。可以說,全國在社會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四川幾乎都有。沒有法治的保障,社會穩(wěn)定就沒有根基,改革發(fā)展也難以順利推進。實現(xiàn)四川長治久安,加強法治社會建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重要和緊迫。

  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

  習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需要全社會法治觀念增強,必須在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痹鰪娙鐣ㄖ斡^念,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是法治社會建設的思想前提。

  知法懂法,是增強法治意識的前提和基礎。從一些違法案件來看,很多人屬于“無知者無畏”、缺乏法治觀念,受到懲罰才知道觸犯了法律。因此,法治社會建設亟須解決的“短板”是不知法、不學法、不懂法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持久深入抓好法治宣傳教育,不斷增進人們的法律知識和法律素養(yǎng),在全社會培育崇尚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風尚。

  增強法治意識,重要的是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法治的力量,真正樹立法治信仰。應在立法、執(zhí)法和司法各個環(huán)節(jié)把賦予和尊重人民權利、保護和實現(xiàn)人民權益作為頭等大事,保障人民法定權益順利兌現(xiàn),保障公民合法權利不被侵犯。在規(guī)范司法行為上,進一步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jiān)督,健全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機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社會公平正義。通過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舉措,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對法治的認同和信任。

  習近平同志強調:“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強法治宣傳教育?!狈ㄖ涡麄鹘逃峭苿尤鐣淞⒎ㄖ我庾R的基礎性工作。四川把普法教育擺在重要位置,緊扣省情實際,積極探索普法教育的載體和抓手,深入開展法律進機關、進學校、進鄉(xiāng)村、進社區(qū)、進寺廟、進企業(yè)、進單位“法律七進”活動,編制了《三年行動綱要》,對每一“進”都分年度確立具體任務、提出明確要求,從具體事情抓起,把最基礎的工作做實。圍繞普什么法、誰來普法、怎樣普法等,有針對性地編寫普法教材,在民族地區(qū)還編寫了“雙語”教材和讀物;按照“誰執(zhí)法、誰普法”的要求,制定專門實施意見,強化執(zhí)法機關普法責任;組建法律宣講團,深入基層開展“以案說法”“現(xiàn)身說法”,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法律的浸潤和感染。

責任編輯:桑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