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儒法并用,是我國歷史上常用的社會治理方式,只有思想教育手段和法制手段并用才能相得益彰。這是因為,法是他律,德是自律,自律和他律結(jié)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正所謂‘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反腐倡廉是一個復(fù)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多管齊下、綜合施策,但從思想道德抓起具有基礎(chǔ)性作用?!?/p> 應(yīng)該采取什么樣的治國方式?是依法治國,還是以德治國,抑或兩者結(jié)合?早在2500余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一個極其合理的方案,回答了這個問題。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边@段話出自《論語·為政》篇,大意是,如果用政令來引導(dǎo)人民,用刑法來規(guī)范人民,那么他們雖然也能免于犯罪,但會喪失羞恥心;如果用道德來引導(dǎo)人民,用禮樂來規(guī)范人民,那么他們不僅不會犯法,而且有羞恥心。 在這里,孔子將“齊之以刑”與“道之以政”相應(yīng),將“齊之以禮”與“道之以德”相應(yīng)。這樣就有兩種治國方案,一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其效果是“民免而無恥”;二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其效果是“有恥且格”。 從效果看,二者的高低上下之分顯而易見。這是否意味著孔子主張放棄第一種方案而獨用第二種方案呢?答案是否定的。否則他就不會擔任魯國司法長官大司寇了。在這里,孔子是想告訴我們,相對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更加根本、更加重要,應(yīng)該成為治國的主要方式。所以,孔子治國理念的基本思路是德主刑輔。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道之以政、齊之以刑四種治國方式可以分別簡稱為德治、禮治、政治(以政令、制度來治國)和刑治,它們是有深刻的人性基礎(chǔ)的。 早在殷周之際,人們就注意到人性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秶Z·晉語》說:“懋穡勸分,省用足財,利器明德,以厚民性。”“厚”就是增長、發(fā)展、培養(yǎng)。既然“性”值得“厚”、需要“厚”,那么說明它有積極的一面,或者說善的一面。戰(zhàn)國中期孟子的性善論,正是從這一傳統(tǒng)發(fā)展而來的。另外,《尚書·召誥》曰:“節(jié)性,惟日其邁。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薄肮?jié)”就是節(jié)制,“性”既然應(yīng)該“節(jié)”、需要“節(jié)”,說明它有消極的一面或者說惡的一面。這正是戰(zhàn)國末期荀子性惡論的濫觴。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論貌似針鋒相對,其實并不矛盾,他們只是看到人性中不同的側(cè)面而已。 既然人性中有積極的、善的一面,也有消極的、惡的一面,那么健全的、合理的、理想的治國方案應(yīng)該是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人性中積極的、善的一面,同時在最大程度上節(jié)制消極的、惡的一面。孔子的四種治國方式正符合這種要求。具體言之,德治和禮治的功能主要是激發(fā)人性中積極的、善的一面,其中德治有利于人們將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呈現(xiàn)、發(fā)揮出來,禮治可以幫助人們對其加以文飾、美化與升華。政治和刑治的功能則在于節(jié)制人性中消極的、惡的一面,其中政治強調(diào)防患于未然,刑治重在懲罰已然之惡行。 如果以德治、禮治所促發(fā)的人性中積極的、善的一面所占的比重高,那么需要政治、刑治所限制的人性中消極的、惡的一面所占的比重就小。由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孔子為什么重德治、禮治而輕政治、刑治了。 在具體治國中,孰重孰輕,孰緩孰急,則在于社會現(xiàn)實。天下有道,則德治、禮治所占的比重居高;天下無道,則政治、刑治的比重居高。高明的政治家就像調(diào)音師,能夠在二者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 德主刑輔,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相結(jié)合,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義。(郭沂,作者系曲阜師范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學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孔子研究院尼山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