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批評莫用“模糊語”
發(fā)表時間:2013-09-08   來源:江西日報

  日前,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指出要以整風的精神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確保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見實效。如何貫徹落實好這一要求?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杜絕使用“模糊語”,莫讓批評與自我批評流于表面。

  時下,有的黨員、干部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時喜歡使用“模糊語言”。比如,“偶爾……”、“……不夠”、“鑒于……難免……”、“個別地方……欠……”等等。這些輕描淡寫、避重就輕、不痛不癢、泛泛而談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非但沒有觸及靈魂,而且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有損于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嚴肅性。批評與自我批評使用“模糊語”的情況為何頻頻出現(xiàn)?探其原由,大致有二:有的黨員、干部身不硬、理不直、氣不壯,擔心批評與自我批評太認真,或露了自己的短,或被人家比樣子、揭“老底”;還有的黨員、干部害怕得罪他人、影響關(guān)系、丟掉選票。這些問題若不解決,就難以確保教育實踐活動不走過場、不一陣風。

  鑒于此,廣大黨員、干部務(wù)必要把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利器”真正拿起來,杜絕使用“模糊語”,切實做到見人、見事、見思想。一方面,要嚴于解剖自己,樂于接受批評,敢于挖到深處、觸及實質(zhì);另一方面,要抱著對黨、事業(yè)和同志負責任的態(tài)度,敢于動真碰硬、揭丑亮短,抹開面子擺問題、找根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查擺問題、對癥下藥、增進團結(jié)、樹立形象的目的。(蔣希華)

責任編輯:桑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