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10月24日電(記者王思北、鄒偉) 2013年7月31日,福建東山嶼南浴場,突如其來的巨浪,將6人卷入大海,正在家休假的武警學院邊防系學員陳洲貴奮不顧身下海救出一人后,再次沖入海中,卻再也沒有回來…… 陳洲貴,將他的青春永遠定格在了22歲。 舍生取義——生命的最美絕唱 “八一”建軍節(jié)到了,武警學院的學員們都在忙著給同學、戰(zhàn)友發(fā)祝福短信,邊防系十三隊學員陳洲貴的手機里也塞滿了這些短信。然而,他卻再也看不到這些熱烈的話語,再也無法回復這些美好的祝福了。 據(jù)目擊者描述,事發(fā)當日下午,福建東山嶼南灣海邊出現(xiàn)險情,海里突然起了巨浪。猝不及防間,有6人一下子就被卷入深海區(qū)。一個穿著迷彩服的小伙子,一邊跑一邊脫衣服,立即沖進海里救人。獲救的廣東游客郭某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心有余悸:“我正在淺海區(qū)游泳戲水,突然一陣大浪就把我卷到了深海區(qū),兩只腳已踩不到沙地,整個人被海水淹沒。我喝了很多海水,拼命呼喊救命。這時一位年輕人奮力向我游來,使勁把我推到了淺水區(qū)。迷迷糊糊中聽到海里還有人在喊救命,他似乎又去救別人了。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救命恩人叫陳洲貴。被救后看到他散落的衣物呈直線型排列,可以想象,在當時的緊急情況下,他并沒有絲毫猶豫和片刻遲疑。” 接下來的幾天,事發(fā)海邊總有一群人按照當?shù)氐牧曀装莅?,這是他的家人、親友、同學和素不相識的群眾在祈求這個好孩子早點回家,然而奇跡終究沒有出現(xiàn)。8月4日下午4點,經(jīng)過4天4夜的搜索,陳洲貴的遺體在東山馬鑾灣附近海域被發(fā)現(xiàn)。 忠義兩全——軍人的最高追求 聽著“東山抗戰(zhàn)英雄八少年”故事長大的陳洲貴,從小就十分仰慕英雄。加上父親——一個1978年老兵的熏陶,他對軍營又生出一份特殊的渴望。 從小學到高中,陳洲貴就是一個模范生的“樣本”。連續(xù)10多年擔任班長,多次榮獲漳州市、東山縣“優(yōu)秀班干部”和“三好學生”稱號。老師們對他的評價是:誠實謙虛、思想積極、樂于助人,有著極強的責任心和榮譽感,是一個人見人愛的“陽光少年”。在同學眼中,他學習好、人緣好,加上個子高、長得帥,在班上是一個十足的偶像人物。 在填報高考志愿時,陳洲貴毅然選擇了軍校,最終被公安現(xiàn)役院校的最高學府——武警學院錄取。帶著滿心的期待,他開始了軍旅生涯,當一名合格軍人的信念在他的心里深深扎根。 進入軍校以后,陳洲貴非常珍惜每一次的鍛煉機會。強化訓練中,由于身體協(xié)調(diào)性不好,動作總是顯得不那么標準。從那時開始,無論驕陽似火,還是刮風下雨,總能在訓練場上看到陳洲貴給自己加小操,有時還要拉上戰(zhàn)友給他糾正動作,直到動作標準嫻熟。在學習上他更是不服輸,英語底子薄、有口音,他就加班加點練習聽力和口語,大二學年一次性通過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其他各門功課也都名列前茅。久而久之,大家都很好地融入了集體。擔任班干部后,他干得更起勁了。工作中敢抓敢管,有思路、有辦法,小談心、小比武、小討論等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全班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大大增強。 有情有義——青春的最佳詮釋 陳洲貴出身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父親是東山縣建興制冰廠的一名普通職工,母親沒有工作,姐姐是東山縣郵政局郵政儲蓄所臨時工,妹妹正在高中學習,家庭收入微薄,生活負擔較重。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到武警學院上學后,他將每個月津貼的一半補貼家用,另一部分存起來,只給自己留下必需的一點生活費。今年暑假,他特地給愛聽歌的媽媽買了一個音樂播放器,媽媽十分喜歡。陳洲貴犧牲后,媽媽每天都把它攥在手里,一遍遍聽兒子給她下載的歌曲…… 盡管家里并不富裕,每每遇到救助孤殘、捐款捐物等活動,陳洲貴卻總是特別積極。武警學院所在地河北廊坊市弘德家園孤兒院的孩子們可能還會記起陳洲貴——這個經(jīng)常去看望他們,帶去學習生活用品,陪他們一起聊天、做游戲的大哥哥。 陳洲貴在他的高中文章《利與義》中這樣寫道:“在我的印象中,含‘義’的成語特別多,比如‘舍生取義’‘義薄云天’‘正義凜然’‘見義勇為’……我一直有一種感覺,人們必須放棄利益、財富甚至生命來詮釋‘義’的價值。”回顧他短暫的生命,陳洲貴時刻用行動在回答對“利”與“義”的選擇。 這個年輕而帥氣的大男孩,是同學眼中的“超好人”、隊干部眼中的好骨干、親友眼中的好孩子;二級英模、革命烈士、公安部“為民獻身模范學員”、教育部“全國優(yōu)秀大學生”榮譽稱號,這些沉甸甸的榮譽,是對他英雄壯舉的最高褒獎。 |
- 上一篇:
-
“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國好人榜
已是第一篇
-
“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國好人榜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