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被資助”到“資助人”:重慶高校畢業(yè)生為母校設立獎學金蔚然成風
發(fā)表時間:2013-07-09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7月9日電(記者茆?。┐髮W生,特別是貧困大學生,一直是我國“獎、貸、助、補、免”等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的資助對象。近期,重慶不少高校畢業(yè)生陸續(xù)在母校以設立獎學金或教育基金的形式,資助學弟和學妹順利完成學業(yè)。他們承諾畢業(yè)后,將收入定期“注入”資金賬戶,以此完成由“被資助”到“資助人”的角色轉變,向母校、向社會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

  潘媛媛是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2009級畢業(yè)生,今年6月底,她和同學們一起為學院設立了“博學基金”,并將年級剩余的5000元活動經(jīng)費作為首筆獎學金注入基金。大學四年,潘媛媛深切感受到“被資助”的幸福。她的輔導員羅亮介紹,因為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校為潘媛媛提供過打掃教室、整理圖書等多個勤工助學崗位,潘媛媛每年還可獲得5000元的勵志獎學金。

  潘媛媛告訴記者,大學四年,她多次參加了同學們?yōu)榫戎щy群體舉行的募捐活動,最讓她感動的是去年11月,她成為一次募捐活動的“主角”。“2012年11月21日,我父親出車禍一個月花去6萬多元,家里急需用錢?!迸随骆抡f,外語學院的同學們先后募捐給她約萬元,“接到錢的那一刻,我意識到資助和募捐的角色轉換是如此自然,我希望能夠成為有能力資助同學的人”。

  羅亮介紹,在潘媛媛和多位同學的倡議下,2009級500多名畢業(yè)生在學院成立“博學基金”,同學們承諾畢業(yè)后,每年將自己收入的一部分注入基金,資助學院經(jīng)濟困難但品學兼優(yōu)的學弟、學妹。

  同樣從“被資助”對象轉為資助人的大學畢業(yè)生,還有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2010級研究生侯金亮。2011年,他用獲得的“北美中文傳媒學會獎學金”1000美元在學院設立了“金亮新聞獎學金”。在學院領導的幫助下,這個以學生個人名義捐助成立的獎學金每年5月份評選一次,每次評選兩人,每人的獎金為1500元人民幣。迄今為止,“金亮新聞獎學金”已經(jīng)頒發(fā)了兩屆。和“博學基金”一樣,侯金亮也會每年將自己收入的一部分注入“金亮新聞獎學金”,以將這個獎項永久延續(xù)下去。侯金亮告訴記者,自己讀研究生的學費都來自國家發(fā)放的獎學金,他希望用微薄的力量激勵自強不息、勇于實踐且富有責任感的傳媒專業(yè)同學。

  潘媛媛和侯金亮只是重慶眾多得到資助、心懷感恩的大學生的縮影。重慶市教委總會計師鄧睿介紹,2012年,重慶市高校學生中共有53.2萬人次獲得過各類資助,資助金額超過12億元。他說,不少被資助的同學節(jié)衣縮食,打工開源,將省下來的資助金分給其他經(jīng)濟困難家庭的同學。這種自發(fā)行為,雖然沒有以教育基金或獎學金的方式展示,但卻能夠體現(xiàn)出國家全力保障家庭經(jīng)濟困難大學生完成學業(yè)的力度和當代大學生自強、感恩的健康心態(tài)。(完)

中國文明網(wǎng)“愛心平臺”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王 鈺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好人365
頭條聚焦
中國好人榜
影像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