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耘-中国文明网
姓名: 张耘
事迹: 非遗传承人深挖六尺巷文化 讲好新时代谦和礼让故事
类别: 敬业奉献
省份: 安徽
时间: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发表时间:2024-12-27 来源:敬业奉献
字体:
打印:

  张耘,男,1968年1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文昌街道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居委主任,非遗项目六尺巷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耘将六尺巷故事中蕴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创新性地运用“六尺巷调解法”,组建“六尺巷故事”讲解队,打造“德邻社”文化活动中心,身体力行做好六尺巷精神的传承和推广。

 乐当“小城故事”代言人

  “六尺巷”是张耘祖辈礼让谦和故事的发生地,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桐城大学士张英的第十二世孙,张耘出生并成长在六尺巷旁,从小深受六尺巷故事的熏陶和影响。他一直以讲好六尺巷故事、传播六尺巷礼让精神为己任。

  怎样讲好新时代六尺巷故事呢?张耘认为面对面向群众讲解是最直接的方式。为此,他组建“六尺巷故事”志愿讲解服务队,并申请成为志愿讲解员。多年来,张耘服务过的游客不计其数。他用生动语言描绘历史,以真挚情感触动人心,将六尺巷故事及其内涵传递给每一位到访游客。他的讲述如同一座桥梁连接古今,让游客们感受到那段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韵味。

  在新时代讲好六尺巷故事,要易于传播,更要让大家易于接受。张耘创新方法,将六尺巷故事改编成戏曲、快板等文艺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六尺巷礼让精神深入人心。2016年,社区原有的“俏夕阳剧社”正式更名为“六尺巷剧社”,张耘带着剧社成员自编自演了系列精彩曲目,在城乡各地进行展演。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为做好“传帮带”,张耘还以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开展传艺活动,向慕名前来的学艺人赠送《桐城六尺巷》书籍,勉励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弘扬谦和礼让精神。作为六尺巷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张耘先后参与录制央视《时政现场说》、安徽卫视《点亮历史的灯火》等宣传片10余次,还在市委党校、桐城师专、中小学校及银行等多个单位,累计开展30余场文化讲座,将六尺巷的谦和礼让故事广为传播。

 巧当“礼让精神”推动者

  让历史文化照进现实,把优良家风拓展到邻里,六尺巷故事蕴含的谦和礼让精神是调解基层群众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宝。多年来,张耘坚持在工作中用好用活这块“法宝”,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让邻里更加和睦。

  市民孙先生几年前为发展商贸生意,在六尺巷社区内购买了一处废弃厂房。因历史久远,一方院墙已倒塌,对面的部分居民将房屋建造在院墙地界内,成为了厂房“邻居”。2021年上半年,为消除安全隐患,孙先生欲对年久失修的厂房进行改造,恢复院墙。但一墙之隔的老姚认为,房屋与厂房太近,院墙修复会影响采光和通风,还担心厂房空调噪音影响其休息和生活,提出要对方让出两到三米距离。双方久未达成一致。张耘知道后,立即上门实地查看了解情况,对双方进行了耐心调解,他搬出“六尺巷故事”,劝说矛盾双方各退让一步。在张耘的耐心劝导下,孙先生欣然同意以原来的墙角为界,让出一个空调的距离重砌厂房院墙,并借此机会帮助邻居平整了路面,双方握手言和。

  张耘运用“六尺巷调解法”还成功调解了居民楼空调漏水、小区广场舞噪音扰民等大小事件,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中。张耘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更要在行动中,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春风化雨,成风化人。”

  勇当“传统文化”续航人

  为了让谦和礼让的传统文化更好走进居民身边、融入到社区居民的生活中,张耘用心挖掘“六尺巷故事”的精神内涵,带着社区干部创新打造了以“六尺巷·德邻社”为名的文化活动中心。作为安庆市第一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许多市民都纷纷自发前来参观打卡。中心创设“巷里生活”“巷礼和谐”“巷你奉献”三个主题空间,常年开展“黄梅戏教学”“快板戏”“非遗剪纸”等文化活动,其中“剪纸教学”将桐城的民俗文化、桐城八景、黄梅戏文化、地域特色都纳入了作品中,最受孩子们欢迎。孩子们通过看、听、做,不仅感受了剪纸的魅力,对桐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与热爱。

  2024年,张耘和社区的工作者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开展“六尺巷故事”讲解培训,组织“六尺巷剧社”在景区免费演出,组织多名志愿者维护景区秩序……为六尺巷“旅游热”做好“后勤保障”。如今,六尺巷每日接待游客近万人。为给游客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讲好六尺巷故事,张耘在做好社区工作的同时,平均每日在景区时间长达6小时,义务给游客当导游、作讲解。

  张耘说:“作为基层社区工作者、张氏家族的后人,我要把六尺巷故事讲述好、传承好,让社区更加和谐、居民更加幸福。”(责任编辑:郭雯 张慧)